DQZHAN訊:全部16艘圓滿收官!北船重工交付中遠海運“惠和海”輪
9月6日,中國船舶武船集團北船重工與中船貿易作為聯合賣方為中遠海運發展建造的21萬噸散貨船“惠和海”輪成功交付。至此,中遠海運發展16艘21萬噸系列散貨船“吉祥和正、智信中華、國泰民康、錦繡昌盛”迎來上乘收官。
武船集團董事,北船重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谷克超,中遠海運散運副總經理陳延,中遠海運發展總會計師林峰出席儀式并先后致辭。中遠海運散運法務與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陳文穗擔任新船教母,將其命名為“惠和海”輪,并在林鋒、陳延、谷克超的陪同下為其砍纜。
林峰在致辭中回顧與中遠海運散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向為16艘系列船舶建造做出努力的合作方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21萬噸散貨船項目是中遠海運發展與中遠海運散運開展產融合作,加大協同合作力度,推動協同效應釋放,實現船東、貨主、船廠更加緊密連接的典范。未來,航運租賃事業部將繼續致力于賦能航運主業為導向,以市場化為原則,攜手航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開創合作共贏、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惠和海”輪是中遠海運發展16艘21萬噸系列散貨船(“惠吉海”“惠祥海”“惠和海”“惠正海”“惠智海”“惠信海”“惠中海”“惠華海”“惠國海”“惠泰海”“惠民海”“惠康海”“惠錦海”“惠繡海”“惠昌海”“惠盛海” )的*后一艘。該系列散貨船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專為非洲幾內亞鋁土礦航線打造、按國際船級社協會共同結構規范要求開發的船型。該系列船Newcastlemax型散貨船總長300米,型寬50米,型深25.2米,設計航速14.5節,入級中國船級社,擁有“智能航行、智能機艙、智能能效、智能平臺”等技術優越特性,是新一代智能、綠色、環保、節能和**的大型散貨船,擁有大載重量、航海性能優異、智能化程度高、綠色節能等特點,已逐漸取代18萬噸散貨船,成為市場上的主力船型。
該系列船綠色性能突出,采用環保材料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前置導管和消渦鰭節能裝置,在持續使用功率(CSR)工況下航速達到14.5節,同時采用新型低阻力水解型防污漆降低油耗,EEDI/EEXI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每噸海里2.22克內,與市場上同類船型相比**競爭力。
2019年,北船重工與中遠海運發展簽訂了4艘21萬噸散貨船合同,開啟了各方在造船領域的**合作。前期,北船重工已經陸續交付“惠吉海”輪、“惠祥海”輪、“惠正海”輪,“惠和海”輪的交付標志著“吉祥和正”系列圓滿收官。該批產品的建造鞏固了北船重工在干散貨船建造廠中的骨干地位,拓展了優異客戶群體和新船型市場。21萬噸散貨船已成為公司新的主建船型、拳頭產品,目前手持18艘,合計378萬載重噸。
該批產品建造過程中,北船重工深入推進建模2.0理念,強化精益生產,開展模擬搭載,合理配置人員,提升階段完整性,系列船周期持續縮短,收官船相比首制船,鋪底到半船漂浮縮短53%、半船漂浮到出塢縮短14%、出塢至試航縮短19%,創造了半船漂浮至試航100天、碼頭周期30天達到交付條件的紀錄。
收官船試航團隊中黨員同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與船東、船檢并肩作戰,合理安排重點試驗項目(船舶測速、主機耐久、軸帶發電機功能、無人機艙),試航意見較首制船減少63%。
本批次四艘船建造過程中,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沖擊,北船重工按照武船集團和各級政府的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把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為產品高質量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